減碳還能幫企業轉骨?面對永續與AI賽局,用「數據力」擘劃雙軸轉型戰略,搶佔致勝先機!
由左至右依序為:商業周刊總主筆/呂國禎、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執行長/廖紫岑、東海大學副校長暨智慧永續循環經濟中心主任/張嘉修講座教授以及遠傳電信資訊暨數位轉型科技群執行副總經理/胡德民
“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和美國的清潔競爭法案CCA來勢洶洶,台灣隱形冠軍們在ESG淨零減碳巨浪中首當其衝。商周集團與遠傳電信共同舉辦《跨界AI【數位轉型戰略室】早餐會》,剖析如何以關鍵科技力,擘劃淨零與數位轉型並進的雙軸轉型戰略,為企業打造減碳即戰力,更培養出「進化體質」,在未來賽局中贏得先機!”
「淨零減碳是企業當前迫切需要面對的議題,然而隨減碳而來的潛在課題是整體企業對數位化、數據的掌握,以足以因應持續向淨零目標的挑戰。」遠傳電信資訊暨數位轉型科技群執行副總經理胡德民強調。
淨零減碳、AI創新應用、預測式精準決策 關鍵都在「掌握數據」
事實上,數位轉型無論是為了幫助業務增長、發展創新商業模式、改善流程加速決策或優化營運成本,一切的基礎都在於數據平台架構和數據內容。以淨零減碳為例,第一步就是數據的統整和核實;從規劃減碳進程,到判斷綠電採購量等涉及重大資本投入的決策,都得靠可信的數據作為依據。
生成式AI帶來的各種創新應用,橫跨企業內部和外部的各種應用場景,擁有顛覆整個產業的潛力,然而事實上,底層的基礎依舊是大數據的整合與應用。「越明白生成式AI的價值,對數據的飢渴就會越來越高,但是這時你會發現你拿不出那麼多數據。」胡德民指出,就算公司的ERP、MIS系統有著大量的數據,但若這些數據都保持在獨立的孤島裡、沒有被打通,那麼AI再強大也無能為力。
台灣企業常見決策權無法下放,導致營運效率不彰,很大的原因也是內部資訊的不通透,所有決策只能集中在掌握最多資訊的領導者身上。透過建置數據中台打通資料孤島、將全公司的數據聚攏,依照不同權限層級下放給各級主管,讓他們即時地獲得最正確的資訊,才能充分做到分層授權,實現數據驅動的決策,提升企業整體的決策效率和正確率。
若要再進化到「即時」的海量數據分析應用,進而發揮「預測」的精準決策力,這時需要的數據就不只是資料庫而是「河流」的概念,還需要導入最新的大數據科技如資料湖(Data Lake)才能乘載及處理。以遠傳為例,透過妥善的數據中台架構,目前各事業單位都能自行依權限即時掌握、分析數據,不需要再經由IT部門,就能擬定出最佳促銷方案等各種決策。
贏戰淨零淘汰賽,始於科技與永續雙軸轉型
遠傳電信本身,就是數位與淨零雙軌轉型的最佳成功案例。身處基地台高能耗的電信業,遠傳在淨零減碳方面卻依舊有卓越表現,2023年不僅獲得國家永續發展獎的肯定,更在道瓊永續指數DJSI拿下全球電信業最高分,胡德民個人也獲頒IDC年度最佳資訊長。目前遠傳已經從能源管理進展到碳管理,預計2048年就能達成碳中和。
成功的秘訣,和遠傳近年來聚焦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和雲端等數位科技有著密切關係。在大數據和AI智慧節能助攻下,遠傳成功創下基地台年省超過1億度電的驚人成果,遠傳自行開發、具備AI智能的EMS平台也用於支援全台9縣市「班班有冷氣」實現最佳化用電管理,可謂能源管理的一把好手。然而胡德民指出,從能源管理進階到碳管理,所面臨的是等級截然不同的挑戰,尤其當涉及到範疇三的上游供應鏈整體數據,更是龐大的工程。在這個過程中,遠傳善用平台工具協助估算排放量,建立可信的端到端數據彙整、建立清冊、撰寫永續報告書。
胡德民表示:「這些在過去都是運用大量人力,非常痛苦,但是透過數位技術,不只能做到即時,還能在AI輔助下制定減碳計畫,甚至不久之後或許就能用生成式AI撰寫永續報告書。」此外,遠傳運用微軟的永續雲進行碳管理,系統化盤點碳足跡,產出的報告更具備國際公信力。他也建議企業可以從能源管理開始著手,掌握內部能耗數據再逐步改善,能有效降低經營成本,後續再延伸到碳管理。
遠傳電信資訊暨數位轉型科技群執行副總經理/胡德民
永續「進化式」,企業體質和減碳進程同步進化
東海大學副校長暨智慧永續循環經濟中心主任張嘉修以服務大台中產業進行碳盤查的經驗分析,傳產首先會遇到的共同難題,是要詳列所有原料、人員、設備的碳排系數清單,尤其許多新型材料是數個甚至十幾個材料混合而成,使得計算碳排更加棘手。第二個困難點則是在整理、分析資料之後,卻不知道該如何著手減碳。
以初期的能源管理而言,找出排碳熱點後汰換節電設備,或是運用智慧科技輔助節能,都是能快速立竿見影的手段。而在減碳到達個臨界點之後,邁向淨零碳排的最後一哩路,還需要碳捕捉、負碳技術的加入,例如東海大學發展用AI養藻吸碳的技術,運用藻類吸附二氧化碳,固碳、吸碳效率比陸地植物高出15~20倍,且後續還能提煉出藻藍素、葉綠素等應用。目前中鋼、奇美、友達、台塑都已經開始導入相關技術來減碳。
「碳盤查、撰寫永續報告書都只是過程,真正的目的是在這些過程中找到減碳的方法、逐步改善。」胡德民補充,透過數據化的方法,以大數據分析輔以AI運算,才能幫助企業實現「可以預測」的改善。「雙軸轉型的重要性,在於推動淨零轉型的同時,也能同步發現、補足過去在數位轉型上的不足,進一步再提升企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