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序章-立秋 一次看完4種習俗和8種養生指南
2025/08/05
立秋是告別夏日,進入秋天的序幕,也是農作物成熟的好節氣。(圖片來源:iStock)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三個節氣,展開了秋日的序章,也意味著告別酷夏,本篇一次告訴你,在立秋有哪4大傳統習俗,又有哪8個養生好方法!
本文目錄
二十四節氣-立秋是什麼?在什麼時候?
立秋,通常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也就是太陽到達黃經135度。立秋就是預告著秋天來臨,炎熱的夏日即將過去,更有著立秋起,每下一場雨,就涼快一次的說法。
就算立秋來臨,但是要到真正涼爽的秋天季節可還要等等,不過我們可以預備秋日的養生活動和食補,讓身體能跟上季節的變換,活得更健康。
立秋養生吃什麼?做什麼?8個養生指南
立秋是從夏季向秋季過渡的關鍵節點,氣候由濕熱慢慢轉向乾燥,一日之間的天氣的變化也較大,人體也需要隨之調整,才不會讓秋燥引發咳嗽、身體不適等症狀,以下8個立秋養生之道提供給您。
立秋養生之道1 - 多吃白色食物
在中醫的理論中,在整個秋季,包含立秋時節,要注意「滋陰潤燥」和「養肺」,而五行的「金」對應肺,也對應白色,因此白色食物養肺,是秋季養生調理身體的重要方法。白色食物包含梨子、銀耳、百合、山藥、蓮藕、杏仁、白蘿蔔、竹筍、白花椰菜、洋蔥、筊白筍,甚至豆腐、牛奶、蛋白等都能算是白色食物,這些食物都具備滋陰潤燥、養肺益氣的功效,能夠緩解因為秋燥引起的咳嗽,增強免疫力、安神助眠的效果。
立秋養生之道2 - 適量食用酸味食物
除了白色食物,立秋起也很適合食用一些酸味食物,例如帶酸味的瓜果,檸檬、葡萄、蘋果、柚子、山楂、奇異果、烏梅......,這些酸味的食物幫助收斂肺氣、滋養肝臟、促進消化和生津止渴,能有效減緩秋燥的狀況,讓人體在秋天更為舒適。立秋養生之道3 - 避免辛辣燥熱食物
白色和酸味食物都是減緩秋燥、強脾健胃的,反之辛辣燥熱的食物就是加重秋燥反應的兇手了,如辣椒、燒烤、油炸等食物,本身就是溫熱、助燥的食材,食用後反而會引起口乾舌燥、皮膚乾粗、喉嚨癢等症狀,立秋之後可要減少這些食物的攝入囉!立秋養生之道4 - 早睡早起
《黃帝內經》中提到「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從立秋至霜降的秋天,應該要順應陽氣的早睡早起,才能養精蓄銳,減少秋睏的症狀。立秋養生之道5 - 選擇溫和運動
從立秋起,運動也要有所轉變,以溫和的運動為主,例如散步、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瑜伽、登山等,儘量不要做劇烈的運動,因為劇烈運動會大量流汗,導致水分流失過多耗損津液、且體內溫度會升高,反而加重秋燥的症狀,建議以和緩的運動,保持體內氣血循環順暢,又不會過度耗損津液。立秋養生之道6 - 適度或重點部位保暖
立秋起,開始慢慢秋天,陽氣漸短陰氣漸長,雖然天氣依然炎熱,但是氣溫變化較大,容易寒邪入體,要適當的保暖,或是在冷氣房中,腹部、背部、和足部要注意保暖。立秋養生之道7 - 保持心情愉悅
春秋天氣多變化,也讓人容易「傷春悲秋」,因此保持心情愉悅,也是立秋起很重要的事情。立秋養生之道8 - 多接觸大自然
秋天到了,容易憂鬱、需要多曬曬太陽、需要有和緩的運動,那麼接觸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方法,到郊外走走,不僅能平衡身心、還能曬曬陽光,一舉數得。立秋起每個禮拜幫自己安排一個戶外小旅行吧!
在立秋食用白色食物,有助於滋陰潤燥、養肺益氣。(圖片來源:iStock)
從立秋起,運動也要有所轉變,以溫和的運動,如慢跑、登山、瑜珈等為主。(圖片來源:iStock)
立秋的傳統習俗-遵守這4個習俗 入秋風調雨順、諸事大吉
立秋象徵著秋天準備到來,過往的人們也有些習俗,來圖身強體健、入秋後風調雨順,以下這四個立秋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哪幾個?
立秋傳統習俗1 - 貼秋膘
這個習俗來自於中國北京,立秋要燉大肉,又被戲稱「貼秋膘」,因為夏季炎熱導致食慾不振,身體苦虛,因此立秋一到要用食療來補身體,通常會燉紅燒肉等來做為食補。立秋傳統習俗2 - 啃秋/ 咬秋
在立秋這天吃西瓜、甜瓜、桃子、玉米等當季瓜果,寓意「咬住秋天」,因此叫啃秋或是咬秋,可以避免秋燥,解除暑氣。特別是西瓜,被認為能消除暑熱、潤肺生津。立秋傳統習俗3 - 摸秋
古時在立秋這天,有些地方有到別人家裡「摸」瓜果回家的習俗。人們相信「摸秋」的人將會衣食不缺,諸事順利。還有另外一說,未婚女性如果在立秋這天到別人家裡偷瓜返家,將來就可以生出兒子。立秋傳統習俗4 - 拜灶神、火神、土地公
至周代起,逢立秋那日,天子會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舉行祭祀儀式,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而民間也會祭祀灶神、火神、土地神等,感謝上天上半年的照顧,祈求下半年能人畜興旺,五穀豐收。
在立秋這天吃西瓜、甜瓜、桃子、玉米等當季瓜果,寓意「咬住秋天」。(圖片來源:iStock)
立秋的禁忌-這5件事別做!小心體虛找上你
立秋也有一些禁忌要注意,有些是自古流傳自今,雖然有些習俗看似荒誕,但是也有其依據,以下5個禁忌提供您知曉。
立秋禁忌1 - 忌熬夜
立秋後,應順應秋季「早臥早起」的規律,以收斂陽氣,養精蓄銳,如果熬夜、或是晚起,容易耗損身體能量,造成體虛,影響健康。立秋禁忌2 - 忌生冷辛辣的食物
立秋後氣候乾燥,辛辣燥熱的食物會加重體內燥邪,損傷肺陰,導致口乾舌燥、皮膚乾燥、咳嗽等「秋燥」症狀。另外,雖然有「咬秋」的習俗,但是生冷的瓜果也不宜吃過量,避免脾胃虛寒,引起腸胃不適。立秋禁忌3 - 忌出入擁擠、人多的地方
立秋後五行走到肺,而秋季又是呼吸道疾病好發的時節,因此不要到人多擁擠的地方,降低疾病傳染的可能。立秋禁忌4 - 破壞農田穀物
立秋可是農作物成熟的時節,此時若是破壞農作物,將觸怒穀神,可是會影響收成的。立秋禁忌5 - 不要玩蟋蟀
不要玩蟋蟀的習俗非常有趣,據說「秋」字源自蟋蟀的象形文字,如果在立秋時節玩蟋蟀,可是對秋日的不敬,會受到老天爺的懲罰喔!
立秋之後,要少吃生冷、辛辣的食物。(圖片來源:iStock)
心發現延伸閱讀:
- 秋分養生這樣做!秋分必吃的10種食物及用這4個方法告別秋燥
- 超級食物「青花椰苗」:抗癌排毒提升免疫力,多吃還能美肌!
- 飲食 + 運動 + 新藥 擺脫代謝性脂肪肝 找回好心肝!
- 過敏性鼻炎滿桌「水餃」超惱人! 醫教3招改善
- 「你累了嗎?」 盤點倦怠感原因 重拾健康活力!